寧陽風景如畫,各有美妙傳說和典故,酒的生存自少不了這些傳說相伴。所以,富有愿景展望和借助天勢地利起勢的寧陽釀酒界的前人,自然就把:“蟠龍玉洞,云山煙雨, 禹碑虹渚,虬枝奇柏,萬祀古槐, 杏嶺丹霏,激水轟雷,湯沸珠璣”八大美景中的七大美景融入自己的作坊里。光緒年間,全縣32家酒坊,均沿用古法釀制,尤以“興泉酒店”設備最全,規模最大,產酒最多,酒香獨特,質地上乘,獨占鰲頭,行銷千里,其他酒坊也各具特色,一時寧陽美酒聲名鵲起,蠻聲鄉里。“寧陽多燒漿,珠璣泉流芳;濃墨筆生香,三十二酒坊。”
《許氏族譜》記載,許氏五代祖于明朝永樂年間(1403-1424年)自東莊遷往寧邑城西南四里許建業。聚落在洸河東岸,許氏投資在洸河上建橋一座,所謂三洸河橋,又稱許家大橋。《寧陽鄉土志橋梁》記載:正西赴汶上縣大路,出城西門三里至許家橋,過洸河,又五里至青川村,又七里至東疏集,又十里至西疏集,又十里入汶上界,共行三十五里出本境。清光緒三十三年許家辦起一座酒店,試圖于“前橋”張家酒店一決雌雄,但因技術和秘方的原因,生產不出酒,將家產砸盡。雖然許家因此沒落,但那座明代石橋,至今還在發揮著交通作用。